




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悠然响起——上海轻音乐团的演员们与萨迦县扯休第二小学的师生携手起舞,歌声穿透稀薄大气,化作连接沪藏两地的情感纽带。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作为上海“文化浸润”品牌项目首次进入上海市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9月13日至19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国资办、文艺处的带领下、乐团党总支书记、团长董德平和副团长王舜率领17人组成的轻音乐队伍跨越四千多公里,把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到了才旦卓玛的故乡日喀则地区,在萨迦县、拉孜县、定日县完成四场演出,并专程前往因地震正在重建的定日县长所乡森噶村,用轻音乐传递温暖与力量。

9月15日,乐团在萨迦县扯休第二小学举行日喀则首场演出。首演在器乐曲《金梭银梭致青春》中热烈开场,这首乐团改编曲目承载着三年“百场轻音边疆行”的深厚情感,也是每次演出必备的开场曲。

演员们背着氧气罐坚持演出,尽力克服头疼、气喘、心跳加速等高原反应症状,大家这种精神也感染着现场的师生。书记、团长董德平与声乐演员黄偲还特别为学生们带特意创作的节目《日喀则好声音》,让大家在笑声里感受到轻音乐的魅力,感受到沪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中途突遭暴雨,师生与乐团演职人员共同冒雨抢运设备,在短时间内安全转移至室内,缺氧中携手克难,歌声驱散风雨,暖意充盈心间。

此次“百场轻音边疆行”是上海轻音乐团首次挑战西藏高原巡演。在正式展开演出之前乐团成员还专程参观了上海援藏公寓,深切感受三十余年来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奋斗历程与深厚情谊。


演出结束时,师生们为演职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一条条哈达承载着藏族同胞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也让所有团员无比动容。而乐团也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特别定制的乐团周边礼物,包含“百场轻音边疆行”定制T恤和乐团原创歌曲U盘,让乐团的音乐文化能留在他们心中。
基于过去两年在定日县的工作调研与2025文化援藏计划,乐团致力将音乐文化送至日喀则的每个角落。从黄浦江到雅鲁藏布江,歌声穿透稀薄大气,也连起沪藏真挚情谊,见证两地心手相连、共赴美好的动人篇章。

9月16日,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的活动在拉孜县和定日县的继续上演。

在拉孜县中学的演出中,“日环食”乐队的键盘演奏员杨宏彬、吉他演奏员吴亮、鼓手郝慧敏、贝斯演奏员胡书雅带来了一首轻快活泼的爵士乐曲《Walk Tall》。演奏到中间段落时,乐队突然节奏一转,萨克斯演奏员揭冰用拍手的方式与台下学生玩起了音乐互动游戏。数百双手掌击打出欢快的节拍,整个操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爵士俱乐部。这首曲目不仅展现了爵士乐的自由与随性,更通过互动环节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中特别呈现了乐团为定日县专门创作的歌曲《定日在哪里》,去年11月份,乐团书记、团长董德平带领创作中心成员深入定日调研采风,将珠峰脚下的壮美风光、藏地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沪藏人民携手同行的情谊凝练成了歌词;创作中心成员揭冰精心谱曲编曲,既保留了特色,又富有新时代气息;声乐演员高山深情演绎,用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将定日的魅力与沪藏一家亲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9月17日,上海轻音乐团走进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不仅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演出,更兑现了一段跨越山海、源于春天的温暖承诺。
今年4月10日,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上海轻音乐团就曾与西藏定日县艺术团携手演绎《共饮一江水》轻听民族风音乐会。彼时,乐团郑重承诺将该场音乐会的全部票房收入,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助力下,捐赠给定日县,用于支援当地今年1月遭受6.8级地震后的恢复与重建。

如今,承诺如期兑现。乐团用这笔善款精心购置了乒乓球台、羽毛球等运动器材,将它们带到了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这些器材不仅为高原孩子的课余生活带去健康与欢乐,更成为沪藏两地深情厚谊的实物见证。


这次“百场轻音边疆行”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来到了正在重建的定日县长所乡森噶村。乐团成员们参观了村史馆和重建之后的村民房屋,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以及政府对村民的关怀与帮助。在音乐会中,当高山演唱原创歌曲《定日在哪里》时,当地的一位老人泪流满面,真挚的歌声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他感受到了歌中所蕴含的浓浓情谊和美好愿景。

在定日县的两场演出中,定日县艺术团也再次登台,与上海轻音乐团二度携手。女子群舞《藏地朗玛》与群舞《迎接新美好 传承永不忘》以优美舞姿展现藏族文化的深厚魅力,延续了四月上海之春的默契与感动。两地艺术工作者以艺通心、以情相连,再次通过艺术交流交往交融,书写了沪藏两地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动人篇章。
演出尾声,全体演员与村民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五星红旗在雪山背景下猎猎飘扬。这场没有华丽舞台的演出,却因真实而动人。音乐在这里,成为了治愈创伤、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团结与温暖。


演出结束后,乡长肖君眼含热泪的握住上海轻音乐团党总支书记,团长董德平的手说:“谢谢你们!给我们送来了这么精彩的演出,演员都是吸着氧在演出,村民们都很感动,我们也是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上海的演出,太不容易了!村民们让我问问你们什么时候还来?”董德平对他说:“我们上海轻音乐团是第一个到日喀则的上海国有院团,我们看到灾后重建的森嘎村村民都住进了上海援建的新家,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我们也很开心,我们希望村民看到我们的演出更能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上海人民的一片深情!我们会把更多更精彩的音乐送到灾后重建的乡村,送到日喀则的每个角落,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音乐连接沪藏两地真挚的情谊!请您放心,我们明年一定还来!”
当演出大巴缓缓驶离定日县,后视镜里仍可见孩子们追车的身影。那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乐团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世界屋脊播撒下艺术与希望的种子。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的故事不会停止,乐团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最动人的中国故事,让音乐在雪域高原上继续绽放光彩,让沪藏两地的情谊永远延续。
联系我们:021-62835630